当前位置: 首页 > 会展 > > 内容页

亚字墓、中字墓、黄肠题凑……教你速认古代墓葬形式!

来源:互联网 时间: 2023-08-08 15:05:35

能够发掘墓葬,是考古工作最吊人胃口的地方之一。但关于墓葬形式的一些名词往往晦涩难懂:亚字墓、中字墓、黄肠题凑墓……

这些墓葬到底是什么样子,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?


(资料图)

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墓葬这个词的意思。“墓”是指放置尸体的固定设施,“葬”则是指安置尸体的方式。在考古学上,二者常被合称为“墓葬”

我们比较熟悉的古墓葬,有很多采取的是土葬法。这种墓葬可以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:

地上堆土的部分称作封土,简洁一点的名称叫“坟”。俗话说的“坟头”“坟包”指的就是墓葬的地上部分。

秦始皇帝陵的封土,十分壮观

图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网

相比地上的坟头,更多考古学家愿意关注墓葬的地下部分。虽然它是安放尸体的场所,有时会令人恶心或害怕,但体现了人们对“死亡”这件事的看法、态度,又能反映出文化传统、精神信仰等更深层次的东西。

宣化辽墓,张文藻墓后室,随葬了一桌子食品

既然墓葬的作用这么重大,它被分成那么多形式、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名字,也是很正常的啦~接下来,小编就来带您看看古代常见的墓葬形式。

0

1

竖穴土坑墓

竖穴土坑墓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高冷,实际上它是中国古代最常见、现代人也最熟悉的一种墓葬形式。有多熟悉呢?好朋友开玩笑,有时候会说:“挖个坑把你埋了。”这句话的意思,就是要把你埋到一个竖穴土坑墓里:

竖穴土坑墓,河南新郑西亚斯东周墓地M240

图自《新郑西亚斯东周墓地》

首先,挖坑肯定要从地面往下竖着挖,这样挖出来的坑,名字就叫“竖穴土坑”。

之后,把人(的遗体)放进竖穴土坑里。

最后,将挖坑时候挖出来的土再回填、夯实,把坑埋上。

这三步做出来的,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竖穴土坑墓。

郑州大河村遗址,竖穴土坑墓

有条件的人们,还会把遗体先放进棺材里,再把棺材放进坑里埋葬。棺材是装殓遗体的用具,专业的说法叫“葬具”。木棺、石棺、童话里的水晶棺,乃至现代常用的骨灰盒,都可以被称为“葬具”。

0

2

亚字墓、中字墓、甲字墓

这三种墓葬,博物馆说明牌和考古科普节目里经常见到。实际上,它们是竖穴土坑墓的三种特殊形式,在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大量使用。

亚字墓,土坑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方形+四条墓道,看起来像一个繁体的“亚”字,因此得名。

湖北随州发掘的战国时期亚字形大墓

图自《湖北日报》2013年1月19日

繁体的“亚”字,知道这种墓葬为什么叫亚字墓了吧

中字墓,就是一个方形土坑+两条墓道,看起来像一个“中”字,因此得名。

河南安阳武官村大墓俯视图,为中字形墓

甲字墓的形状更简单,一个方形土坑+一条墓道,看起来像一个“甲”字,因此得名。

河南安阳武官北地M260平面图,为甲字形墓

竖穴土坑旁边加的墓道,除了方便工人每天进坑挖土以及往坑里运送随葬品之外,还有一定的等级意义。

一般来说,亚字墓和中字墓的等级要高于甲字墓,甲字墓的等级又要高于没有墓道的墓。

0

3

木椁墓

木椁墓,是在土坑中先用大型的木板或者木料建成一个“椁室”,再在椁室里面放随葬品、葬具等物品的墓葬。

通俗地说,就是先往坑里放一个大棺材,大棺材里再放小棺材,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把遗体套起来。

一个椁室里放了两具棺材

图自《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墓群2012年发掘简报》

木椁墓在商代已经出现,主要流行于周代至西汉时期,东汉以后则比较少见了。我们熟悉的曾侯乙墓、海昏侯墓等重量级墓葬,都是木椁墓。

以曾侯乙墓为例,曾侯乙墓整体形似一个缺一块的“卜”字。墓坑东西长21米,南北宽16.5米。整个椁室由底板、墙板、盖板共171根巨型长方木制成。

曾侯乙墓发掘时的场景

图自《随县曾侯乙墓》

椁室里还分成东、中、北、西四个小室。气势磅礴的曾侯乙编钟,长7.48米,宽3.35米,高2.73米,被发现的时候,宽宽敞敞地放在曾侯乙墓的中室里,旁边还有一堆乐器。

曾侯乙墓的椁室

图自《随县曾侯乙墓》

怎么样,是不是对木椁的硕大规格有了新的认识呢?

0

4

黄肠题凑

黄肠题凑这种墓葬形式,汉代的遗迹较多。

“黄肠”的意思是黄心的柏木,“题凑”的意思是在棺椁外面垒起一道墙。因此,这种墓葬形式的特点就是在棺椁之外,还要再用黄心柏木围上一圈。

黄肠题凑本来是天子专用的丧葬制度,但有的时候,汉代皇帝也会允许诸侯王或重臣使用黄肠题凑,作为一种荣宠的象征。2011年荣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之中,就出现了“黄肠题凑”的葬制。

盱眙大云山一号墓结构示意图,外椁与回廊之间那些貌似方形瓷砖的东西就是黄肠题凑

图自《揭开江都王陵——盱眙大云山汉墓发掘纪实》

一套合格的黄肠题凑,需要具备两个特点:一是黄肠木层层平铺、叠垒,不用榫卯(就是要显排场!);二是“木头皆内向”,四壁所垒筑的木条全部与同侧椁室壁板垂直,从四壁看都只能看见木条的端头。

ََ北京大葆台西汉墓一号墓,也采用了黄肠题凑,共用15880根柏木垒成,可以说是十分壕气了。

大葆台1号汉墓的黄肠题凑

图自《中国墓葬史》

然鹅,能够用于摆阔的森林资源毕竟有限。由于西汉贵族寅吃卯粮,黄心柏木挥霍得太多,东汉的黄肠题凑被迫发生了变化。棺椁外面垒墙的材料从柏木改为石头,被称为“黄肠石”。

河北定县汉中山简王刘焉墓,用黄肠石构筑而成

东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,天下大乱,谁都没有心思也没有财力再整整齐齐地垒木头、垒石头造墓了。黄肠题凑这种墓葬形式,历经一代辉煌,最终落寞地走进了历史的深处。

0

5

土墩墓

上面介绍的几种墓葬,都是先挖坑后填土。而流行于西周、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墩墓则反其道而行之:先在平地上堆起一个巨大的土墩,再在土墩上挖洞,把遗体埋葬在土墩里。

土墩墓群远景

还有一种方法更加简单:把遗体放在平地上或浅坑里,直接覆盖泥土,堆起土墩。

有学者认为,长江中下游气候湿润、地下水位较高,为了延缓遗体的腐败,这一地区的原始先民们才发明了土墩墓这种墓葬形式。

土墩墓鸟瞰

图自江苏公共数字文化网

一个土墩里可以只有一个墓,也可以有许多个。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苏句容、金坛土墩墓葬群,大多数为一墩多墓。墓葬数量最多的一例,在一个土墩中发现了44座墓!

0

6

砖室墓

砖室墓指的是用砖(包括空心砖、实心砖等)建造的墓葬,是古代墓葬的主要形式之一。至迟在战国晚期,已经出现了空心砖墓。到了汉代,砖室墓迅速普及。

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M52,砖室墓

图自《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》

砖室墓建造的基本方法,仍然要先挖一个竖穴。挖好一个竖穴后,在竖穴的底部再横向开掘(有点像挖地铁)。最后在横着挖出来的洞里砌筑砖块,建造墓室。

当然,也有的砖室墓就建在竖穴的底部,不再开横穴。

两晋时期的砖室墓中,开始出现砖砌斗拱、柱子等模仿木建筑的结构。这种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在五代、两宋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

在墓室中用砖砌筑出柱子、斗拱、窗户等部件,施以彩绘,再配合各种随葬品,让墓室与现实生活中的房屋、居室越来越相似。人们认为,这样一来,墓主在另一个世界也会享受到与人世间差不多的生活。

白沙宋墓第一号墓前室斗拱

图自《白沙宋墓》

0

7

石棺墓

石棺墓是以石棺为葬具的墓葬。它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,在中国、蒙古国、西伯利亚地区、朝鲜、日本等地均有发现。

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二地点一号冢,编号为M26的石棺墓

图自《牛河梁红山文化第二地点一号冢石棺墓的发掘》

石棺墓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早期,棺材多以石板或石块构成。在欧亚草原上使用石棺墓的,多为游牧民族。晚至14世纪,仍然有一些民族采用石棺墓这种墓葬形式。

0

8

崖洞墓

崖洞墓是西汉诸侯王陵常常采用的一种墓葬形式。这类墓葬一般建造在丘陵地带,选择相对高度为五六十米的小山包,面对着小山包的山顶,向山体内部开挖洞穴,营建墓道和墓室。

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发掘现场

图自《狮子山楚王陵》

从墓道的起点到墓室的后壁,整个墓葬的长度可达50—100米,更有甚者长200多米。墓葬内部除了前室、甬道、后室外,还可能有很多侧室、耳室,模拟墓主生前的居所。

满城汉墓1号墓(中山靖王刘胜墓)平面图

我们熟悉的徐州龟山汉墓、狮子山汉墓,河北满城汉墓,都属于崖洞墓的范畴。如果你去过这些汉墓考察,有没有更直观地认识崖洞墓的规模呢?

0

9

崖 墓

崖墓与崖洞墓仅一字之差,却是两种不同的墓葬形式。崖墓主要流行于巴蜀地区的长江、岷江流域,比如乐山、宜宾等地。

崖墓远眺

崖墓盛行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。通常的做法是沿着坡度比较平缓的崖壁开凿洞窟,在洞窟里放入葬具、随葬品等。

与传统的地下墓室相比,崖墓的墓室可以随时打开、进入,想要扩大原有的墓室规模也相对方便(在旁边或者继续往悬崖内部凿洞就可以了),因此,一座崖墓常常是一个家族的合葬墓。

1

0

瓮棺墓

顾名思义,瓮棺墓就是拿一个大瓮或大罐子做棺材的墓葬,一般用来埋葬小孩子或少年。这种墓葬形式流行的时间也很古早,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。

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儿童瓮棺墓,多数埋在居住区内的房屋附近,或干脆埋在室内(看来那时候的爸爸妈妈没有什么忌讳)。在一些地方的遗址里,也曾发现专门的儿童瓮棺墓地。

1

1

悬棺葬

悬棺葬是中国古代葬式中比较奇特的一种。人死后,亲属殓遗体入棺,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,或置于悬崖的山洞中、崖缝内,或半悬在崖外。

悬棺

这种习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。据说悬置越高,越能表示对死者的尊敬。

但引人注意的是,放置悬棺的绝壁,离地高度一般有五六十米乃至几百米,且坡度陡峭,下方水流湍急,别说运送棺材,就连空手爬上去都难以做到。

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,人们是如何有效组织团队,在崖壁上打入木桩,并将沉重的棺材成功放置在木桩上悬着的呢?至今,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。

1

2

船棺葬

船棺葬是战国秦汉时期盛行于巴蜀地区的一种的葬俗。它以船形棺为葬具,具体的葬式可分为露天葬和土葬两种。土葬的墓地常常分布在江河岸边的冲积带或阶地上。

经脱水定型后的船形棺

船形棺的外形与独木舟相似。有学者认为,巴、蜀都是沿江居住、善于行舟的部族。巴蜀先民去世之后,用船形棺下葬、葬在江边,正是他们生活习惯和心理认同的反映。

主要参考文献:

张学锋《中国墓葬史》

王巍主编《中国考古学大辞典》

相关考古发掘简报、报告等

往期珍赏 · 珍品目录

(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)

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,真的很悠闲吗?

再见,玉环

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绝了

鉴定一下古代热门食物雅称

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,这高级感我慕了!

时隔五十年,龙门石窟再修复!

30+部高分文博纪录片(内附观看地址)

多多教育: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——在博物馆中学习。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、感知世界、探索世界。

文 博 / 历 史 / 文 化 / 展 讯 / 馆 舍 推 荐

后台回复关键词“投稿”

可查看约稿函

微信ID:atmuseum微博:@博物馆的那些事儿

微信群 :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

来都来了,点个在看再走吧~~~

上一篇: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.55万亿元 外贸运行平稳符合预期 下一篇:最后一页
x

推荐阅读